close
 愛德華的神奇旅行
 作者:凱特.狄卡密歐/譯者:劉清彥
 出版社:台灣東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07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更多介紹
  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裡,「擁有愛」並不等同於「一定會有幸福快樂的結局」;更常見的狀況是,我們為了「愛」,遍嚐了嫉妒的酸楚、思念的牽掛、無法專心的紊亂情緒、以及貨真價實的心碎痛苦。然後,「幸福快樂的結局」並沒有出現,喔是的,在經歷過上述心情後,我們可能會自嘲地對自己說:「幸福快樂的結局」?從沒在我的故事裡見過這個,它是什麼?可以吃嗎?

  奇妙的是,《愛德華的神奇旅行》這個故事裡,講的並不是自以為是的「真愛無敵」理論;相反的,這本書要說的,就是關於「愛」的這些苦楚。
  故事的主角愛德華是隻關節可動的陶瓷兔子,精緻高貴,由法國最厲害的工匠製成,是琵吉娜婆婆送給孫女艾比琳的生日禮物;愛德華備受艾比琳關愛,自己卻沒有任何愛意。在某回遠航的船上,愛德華因故落海,接著在幾個主人當中轉手替換?漸漸地,愛德華學會了傾聽、經驗了失落、承受了關懷,甚至面臨了死亡。在每段經歷裡,愛德華都被擁有者賦予新的名字、有了新的用途(旅伴、祕密的傾訴對象、嚇唬烏鴉的稻草人、價值不菲的收藏品...),一如我們在家庭、朋友或者情侶等等不同的愛戀關係中,總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學習著不同的課題。又因為愛德華不會活動、無法言語,所以這個故事還昭示了一個現實:愛,永遠是不對等的─所有愛著愛德華的人們,其實並不知道愛德華究竟愛不愛自己,或者,我們會發現:他們的喜悅,其實來自於付出自己的愛。

  等到我們嚐過了妒忌、掛念、紛亂以及心碎之後,我們會同愛德華一樣,覺得自己對「愛」已然不抱期望,但,或許我們會猛然發覺:這些酸苦,其實同甜蜜一樣,都是「愛」的一部份。愛會讓幸福從心裡頭滿出來一直上升到嘴角撐成一個控制不了的微笑,也會讓心底下開一個洞讓所有在乎的事情都毫不在乎地流向虛無。如果一切都是順順利利水到渠成,那麼我們也許只碰觸到了「愛」的某一部份,但倘若我們明瞭了愛的危險與痛苦,但仍在某些時候願意敞開心房去付出與接受,那麼我們也許才真正地「愛」了。

  嚐過了愛的酸甜苦辣,體驗了愛的溫暖狂喜淚水幻滅,也許就是現實當中「幸福快樂的結局」。在不對等的愛戀關係當中,真正的報償並不在來自對方的回饋,而在自己對愛的體驗。

  是的。生活裡真正的愉悅,並不是童話中「The End」前頭的那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當我們的心因為愛打開的那個瞬間,我們就已經擁有這些了。(文/達利)

→本文節錄自:博客來感性藝文報2006/12/29 第152期/編輯手札
  故事是由愛德華這個玩偶的角色出發,讓我想到我的齊珠。

  去年十月到濟州島旅行,在泰迪熊博物館的陳列櫃上,多的數不清的泰迪熊當中,挑選了一隻小熊跟著我漂洋過海回到台灣,那就是齊珠。齊珠的韓文제주跟濟州島的濟州一樣,取這個名字紀念著我們結緣的地方。

  脫離了小孩子階段後,偶爾得到的玩偶,對我來說,也只是裝飾性的擺設,沒想過為它們取名字,更別說對著它們說話。

  從齊珠在韓國跟著我繼續後續的旅程開始,睡覺前,對著她說說話,給她一個晚安kiss,然後自己也可以很安心地睡去。齊珠的存在讓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受。

  就像轉載的這篇編輯推薦文章裡寫到,「所有愛著愛德華的人們,其實並不知道愛德華究竟愛不愛自己,或者,我們會發現:他們的喜悅,其實來自於付出自己的愛。」「在不對等的愛戀關係當中,真正的報償並不在來自對方的回饋,而在自己對愛的體驗。」

  這幾句話讓我很有感覺,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面對愛戀的對象,我也有著相同的親身體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10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